close

§ 追求區域均衡的聲音

被視為亞洲民主典範的台灣,現在正默默掀起一場追求「區域均衡」的聲音,這與西方提倡平等、人權的過程中,有著種族、性別、社會階級色彩等背景略為不同。今日的台灣,不均衡的發展是在更細微不易覺察的區域之間體現,更廣泛的說,多數亞洲國家或多或少都有類似情況。

翻開台灣的行政地圖,大致可分為地形相較平坦的中南部,以及多山的北部、東部及離島。約佔總人口 69.4 % 的 1,580 萬台灣人,居住在整個領土面積僅 16.9 % 的都會區,2006 年台灣主計處在《都市化程度》曾有這麼一個數據,如今這個數字,已經來到 78 %。

北部面積相較其他區域小,多為盆地與台地,卻有 45.4 % 的人口集中在北部縣市,台灣政治經濟中心台北市面積僅有台灣的 0.75 %,人口卻高達總數的 11.45 %,且至今這個北部都會區的人口仍不斷膨脹。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總人口 2 千 3 百萬,面積在世界名列 137 名(36,191 km2),人口密度高達 650/km^2。1967 年到 1981 年間,台灣都市公共投資中有 90 % 以上集中在北、中、南、高四個都會區,其中台北市就佔了 60 %。台灣社會追求區域均衡的聲音不曾停歇。

§ 台灣的區域經濟失衡

總統蔡英文曾在 2015 年的「國土基盤整備與國家永續發展會議」發表看法『首先是「區域落差」。政府的資源大量投注於人口較多的北部,其他地區的經濟活動減少,民眾無法在地就業,自然會人口外移,在地人口高齡化也更加惡化。第二個問題,是「鄉村破落」。

年輕人大量的外移,也使得鄉村發展的可能性越來越少,就算地方政府引進工業與觀光,也因為欠缺整體發展的規劃與資源,導致鄉村地景的破壞與瓦解,鄉村地區的活力喪失殆盡。第三個問題,是「首都圈發展令人擔憂的現象」,因為大量人口往北部集中,造成土地及房屋價格高漲,連中產階級都無法立足,對年輕人更是一場噩夢。也因為過度擁擠,都市生活品質一直無法提升。』

受商業歷史悠久的華人社會影響,當代中國商人圍繞著象徵最高權力的「京城」從事商業活動,經常錢權相伴。在台灣,也深受這種商業行為所影響,經濟活動朝著政治中心移動、依附且不斷壯大,在亞洲社會是一種常見的商業行為。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表示過:「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價值,年輕一代已感受不到,因台灣政商關係複雜已經到世襲程度。」因產業與資金過度集中於台北的現狀難以想像,例如,在 2014 年高雄市發生大規模氣爆事故後,市府實施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等 14 家能源石化及管線業者,將總部遷至高雄市,才扭轉石化業總部、管理階層聚集於幾乎沒有廠房的台北市,工業污染在其他縣市的現象。

§ 台灣的區域收入傾斜與貧富差距

2015 年各區域的可支配所得及人口數,台北市可支配所得遠高出於其他直轄市。中低收入戶及其比率,中部的南投、彰化縣,南部的直轄市高雄、臺南兩市、嘉義、屏東、臺東縣,比例都是相對偏高的。不過總體而言,可看出行政區劃離台北市越遠,貧富落差越大。台北市的人均可支配所得,是人均最低的嘉義縣的 1.755 倍。每年台灣社會,總有要求中央政府提升中南部縣市經濟的相關政策,但那些各式各樣且為數眾多的產業園區,也無法改變今日區域失衡的樣貌。

§ 台灣在台北下的政治觀點

台灣經濟成就曾經享譽國際,但是從上面的敘述得知,經濟的成長已造成這個社會的區域貧富差距日益嚴重。缺乏兩院制國會的有效監督行政部門,以及政府輕忽區域的均衡發展,縱使曾為經濟繁盛的城市,只因離台北越遠,行政機能越遞減,而年輕人口只能留在薪資高的台北,其他城市終將成為邊陲。

以台灣屏東為例,從 2010 年以來,人口數已減少 46,930 人。屏東,她位於台灣最南端,從國民黨遷台後,長久以來皆位處於台北政治經濟中心的冷淡地位,國家資源分配比例遠遠落後其他大型城市。近年來,許多屏東民眾憂心他們的城市逐漸死氣沉沉,與此同時,面臨國會議員可能減少一席,勢必影響屏東民眾在國會的發聲權。

在缺乏經濟人權的憲政制度保障之下,屏東的落後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只是連公司大部分集中在台北的社會公器即媒體第四權也對屏東公共議題默不關心,這讓屏東的發展更難受到台北官員的關注。

有團體透過政府請願平台,要求將高速鐵路建設延伸到屏東,有 6055 位民眾進入網站表示支持(https://goo.gl/34qnUM),一周內就通過平台要求的規定。一般而言,每項議題通過門檻的機率只有約 4.7% 而已,因此民眾發出的強烈聲音引起台灣社會的輿論。屏東縣長、許多民間團體相繼呼應交通建設不應忽視屏東。

屏東民眾對交通建設的訴求如此強烈是因為他們希望享有區域均衡的發展與經濟人權的平等,而政府投資交通建設是一種重要象徵,代表政府願不願意改變區域的不均衡以及經濟人權的不平等。

台灣長期的資源與政策視角多以台北為中心,並不利人材與資源回到具區位優勢的都會區協助地方產業轉型與創新。更多的企業總部與資金往台北都會區集中,但人口流失、連基礎建設、工作機會都缺乏的縣市,廠房關閉、財政惡化、區域間的貧富差距擴大,未來也只能面對難以翻身的困境。

台灣如何面對挑戰,建立在區域均衡與機會平等的基礎上,對內消弭歧見及對立,對外聯合其他國家更緊密的合作,是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bark 的頭像
    Rebark

    爭取高鐵到屏東聯盟部落格

    Reb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